您当前位置:主页 >精品论文
可能并不存在的历史人物
  在人类历史上,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在书本中,花木兰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;在银幕上,罗宾汉的英雄豪情令我们荡气回肠;在电脑游戏里,开膛手杰克使我们毛骨悚然……虽然这些历史人物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,但是很少有人想到,他们其实未必真实存在过。
  下面,我们就来扒一扒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的几位名人,也许你就被他们其中之一误导了。

通天彻地的鬼谷子


  鬼谷子是何许人也?只听名字,我们就能感受到一股神秘的气息。如果再看看鬼谷子所取得的成就,那么他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神人了。
  根据传说,鬼谷子智慧卓绝,有一身通天彻地的本领,他精通兵法、占卜、武术、养生、修道、奇门遁甲以及纵横之术,还著有奇书《鬼谷子》,是高素质的顶级综合型人才。虽然鬼谷子的能耐很大,但他本人却淡泊名利,隐遁山林,足不出户。即使鬼谷子超然于世外,他也有能力把天下运筹于鼓掌之中,因为鬼谷子是个神奇的教育家,他对自己的学生稍加指点,就可以出将入相,左右天下政局。在鬼谷子的“招生名单”中,有魏国大将庞涓、围魏救赵的孙膑、六国宰相苏秦、连横助秦的张仪和远交近攻的范雎等等,甚至出海求仙的徐福也出自他的门下。这一长串的名字,几乎囊括了战国时代最有名的外交家、军事家、谋士、说客和方士。在中国历史上,孔子一直被尊为万世师表,他有三千弟子,学有所成者号称有七十二人,但其中没有一位是对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。可以说,仅论“教书育人”,鬼谷子的风头就已经远超孔圣人了。
  然而,虽然鬼谷子如此大名鼎鼎,但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却非常少。鬼谷子的生卒年不详,姓名不详(鬼谷子只是称号,而非姓名),他可能是卫国人、魏国人,也有可能是陈国人。这么厉害的一个历史人物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却对他一笔带过,只说他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,并没有庞涓、孙膑、范雎、徐福师从鬼谷子的记载。更何况,从庞涓(死于公元前341年)到徐福(公元前210年出海),时间跨度有100多年,我们很难想象鬼谷子能够做这两个人的老师。至于鬼谷子是否写了《鬼谷子》一书,这也存有很大的疑问。东汉时,班固在《汉书·艺文志》里罗列了当时所能知道的所有书籍的名字,其中并无《鬼谷子》。1000年后,在隋朝的《隋書·经籍志》中,关于《鬼谷子》这本书的记载才第一次出现。
  所以,鬼谷子也许是一个曾经教过苏秦、张仪的古人,也许是司马迁为了衬托苏秦、张仪而杜撰出来的神仙。至于《鬼谷子》这本书,真实情况可能是隋唐时期的后人伪托鬼谷子的名义创作的一本奇书。

巾帼英雄木兰


  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”,木兰的故事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。相传,木兰是北魏人,她的父亲是一个预备役军官。一日,可汗点兵出征,木兰因为父亲年迈,于是女扮男装,代父从军,十二年后,建功立业,弃官回乡。除了那首著名的《木兰辞》,木兰的事迹在戏剧、小说、电影等文学作品中也多次出现。那么,中国文学中的这位女英雄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?
  对于这个问题,历史学家做了考证。在史书中,木兰的故事是没有任何记载的。中国最早的木兰祠建于唐代,除了北朝民歌《木兰辞》之外,所有关于木兰的文字记录也都是唐代后才出现的。可见,木兰的所有故事其实都是根据300多字的《木兰辞》进一步加工、润色而来的。然而,《木兰辞》的作者不详,诗中对木兰的身份也没有做特意的说明,她的出身、籍贯、朝代等信息均未提及。而且,根据文学家考证,南北朝时期民歌中传唱的“木兰”,不过是人们对于女性笼统的称呼,也就是说,木兰的真实姓名其实也是不可考的。再加上一系列令人费解的问题(比如,木兰从军十二载,如何能够在军营中隐瞒自己的女儿身),历史学家推断,木兰这个人物虚构的可能性很大。
  不过,《木兰辞》作为民歌,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。历史学家发现,在同时期的北朝民歌《李波小妹歌》中,魏胡太后就描绘过一个刚健雄武的北方女性“雍容”,而“雍容”在历史上就确有其人。所以,《木兰辞》中的故事肯定是有生活依据的,木兰是不是真实人物其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她代表了中国古代北方女性的英勇尚武、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。

古希腊诗人荷马


  中国虚构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,西方也不例外。被誉为西方文学始祖的古希腊诗人荷马,不但他的生平和生卒年月不详,甚至他所属的民族几乎也无法确定。
  相传,荷马创作了两部长篇史诗《伊利亚特》和《奥德赛》。《伊利亚特》共24卷,长15693行,叙述了公元前11世纪希腊联邦与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之间发生战争的故事;《奥德赛》共24卷,长12110行,叙述了希腊人奥德赛在攻陷特洛伊城后归国途中的故事。这两部史诗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开始出现,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口头相传,直到公元前6世纪,才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。由于这两部史诗语言优美,情节生动,结构严谨,是西方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,它们被誉为是西方文学的源头。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,也是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期间的唯一文字史料,所以那一时期也被称为“荷马时代”。希腊人自然而然地将荷马史诗视作古希腊文明的精华,将荷马视作民族的骄傲。
  但是,后世学者对“荷马是否确有其人”一直存在疑问。因为荷马的这两部史诗在语言风格上存在差异,不应当是出自一人之手。相比于《奥德赛》,《伊利亚特》多采用古老的伊欧尼亚方言,这种方言来自古代土耳其地区,而非古希腊城邦。所以许多学者推测,荷马可能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奥尼亚人,创作出荷马史诗的初始版本(而非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版本),这个初始版本后来传入希腊;也可能是巴比伦人,被绑票到希腊(“荷马”一字在古希腊文的意思是“人质”);或者,“荷马”是一堆希腊诗人的合称,这些诗人在前人的资料上加工整理,共同创作出两大巨著。至于荷马的生存年代,可能是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,由于线索少得可怜,这个谜题可能永远无法解开了。

整理收集:机电一体化杂志官方网站


上一篇:从波波到涛涛,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
下一篇:利用LIS系统样本时间流转功能保证时限性样本检


Copyright © 2018 《机电一体化》杂志社官网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